编者按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敖桂明先生,是江西省萍乡市政协常委、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政协常委,在2025年2月25日召开的湘东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做了题为《湘东申报“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有可为,势在必行》的主题发言,发出了“萍乡这一最大的“非遗”——湘东傩文化更将得到保护和传承并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呼声。本公众号现将发言原文予以刊发。
敖桂明先生现任江西省萍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萍乡学院客座教授,萍乡市大唐幼教机构创始人兼董事长、萍乡市山河水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已出版作品《鼓咙胡》《位卑未敢忘忧国》《傩神传奇》等。
湘东申报“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有可为势在必行
敖桂明 ∣ 文
敖桂明先生近日在湘东区政协会议上发言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目前我省设立的保护区主要分为国家级和省级。我省现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分别是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最多的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即吉安“庐陵文化”、抚州“戏曲文化”和樟树“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安徽省文旅厅已将池州市列为该省的“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已结束公示。
我区申请设立“傩文化(湘东)生态保护区”,具有诸多的优势条件,得天独厚,完全可行:
2010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授萍乡市政府、市民协为“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至今类似颁牌全国仅有四处。
萍乡傩文化“五宝俱全”,而湘东傩文化以麻山镇为中心占其十分之六:
傩庙:萍乡傩庙全国最多,而湘东拥有51座,是全国傩文化存量第一县区。
傩面具:2006年6月,“萍乡湘东傩面具”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现在,麻山镇的赖明德和腊市镇的彭国龙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傩面具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傩舞:我区以麻山汶泉、腊市大沙塘、排上毛园及下埠福崇庵傩舞等为基础,有望直接申报国家级非遗“湘东傩舞”。
傩医药:麻山赖明德之子赖光华,2017年就在全国第一个以傩医身份受邀参加首届中国非遗传统中医创新性和发展论坛,被指定做傩医专题演讲,并在现场展示傩医手法治病。
傩仪:萍乡各处傩庙都有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傩仪,如傩面具开光、傩班“起师”“逐疫”“扫荡”“归庙”等。
麻山镇赖明德一家,自费数百万元正在兴建省文旅厅认定的“江西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正好可以做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应当建设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专题馆和传习所”。
萍乡市民协及其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拥有习嘉裕、叶书麟、邓斌、袁支亮、彭晔琴、凌焰、谢琼梅等傩文化研究专家,雄厚的学术实力能够为傩文化生态保护区提供坚实、持续的理论研究。
为此,我们郑重建议,我区应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加大力度,成立申报工作小组,再启申报程序。按照省文旅厅印发的《江西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赣文旅非遗字[2019]10号)所定流程严格进行,期间总费用可控制在50万元以内。
“傩文化(湘东)生态保护区”如能申报成功,省文旅厅连续三年每年可拨付50万元以上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补贴资金。三年验收合格后,再申请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每年可享建设和补贴资金不菲,不但可以满足文化建设资金之需,萍乡这一最大的“非遗”——湘东傩文化更将得到保护和传承并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发言人:敖桂明 区政协常委、湘东镇和平幼儿园董事长
本书为《中国傩戏学文献资料丛编》之《近现代报刊卷》,搜集、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中文报刊中的傩戏新闻报道及学术文章,为傩之考辨、傩戏发展生态、中外傩文化交流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史料。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