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傩戏简介: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演化而来的舞蹈。南丰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制,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丰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南丰傩舞极其清晰的保留了自西汉初年以来傩这一古老文明传承的印记。为继承发展南丰傩舞这一文化瑰宝,弘扬民族文化,南丰县把培育和壮大傩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来抓,着力在傩舞表演、傩具雕刻、傩舞研究三方面下功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南丰县先后恢复了一百三十多个傩班,傩舞艺人达2000多人,居江西省之冠,建起了一支覆盖全县的老中青结合的傩舞艺人队伍,涌现出张宜祥等一批傩面具雕刻民间工艺美术家和十多位傩舞研究专家学者。南丰傩舞十余次参加国际民家文艺会演及文化交流活动,两次应邀付日本演出,震惊东瀛,有关南丰傩舞的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等国内外数十家电视台播出。
(二)祭祀特色:南丰傩舞之所以长盛不衰,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傩舞的仪式上看,大致分为起傩(下殿)、演傩(跳傩)、驱傩(解傩、搜傩)、圆傩(上殿)四段仪式,每段仪式有规定的礼仪和套数,傩衣、傩服、傩具、傩歌、神词、赞诗、符咒的内容丰富。在驱傩中,头载面具、身着艳丽民间服饰的傩人,手执法器或兵器,口中“喏、喏、喏”喊着节奏,合着锣、钹、唢呐等器乐音律,跳着规范的特定舞蹈动作、古朴粗犷,又充满了神秘气氛。
田东傩舞仪式——圆傩
(三)保护现状:南丰现有130多个傩班,建立了青少年傩班。每年举办一次南丰跳傩汇演;每两年举办一次南丰跳傩“踩街”活动;每四年举办一次南丰跳傩调演;每年举办四期少儿传承培训;传承人保护经费全额拨付到个人。
(四)荣誉成果:1995年南丰举办了全县傩舞大会演,26个傩班代表参加,前后选派了《文王访贤》、《和合》、《判官醉酒》等傩舞节目参加江西省、中南区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古典艺术奖。2015年《南丰傩舞》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并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类)。
(五)近年活动: 2014年举办了“南丰跳傩”调演活动和60余人参加的学术讨论会。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南丰蜜桔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踩街,3月《南丰傩舞》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并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类)。2016年与省“非遗”中心合作拍摄了国家级南丰跳傩传承人罗会武的传承纪录片;元旦期间,石邮傩班应邀至北京参加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原生态傩舞表演;4月南丰水北傩班付国亮、叶水财2人随市政府代表团参加英国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文化交流演出活动;8月参加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展演;9月百余名傩舞艺人“开山”参加了抚州市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巡游活动;11月,石邮傩班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联合主演的第九届“春华秋实”展演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日在海南大剧院跨年展演。
南丰傩舞走进国家大剧院
(六)基地建设:南丰傩文化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石邮村与北京舞蹈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加大了基地硬件建设,购置了电脑、摄像机等设备。
南丰傩舞调演学术座谈会
本书为《中国傩戏学文献资料丛编》之《近现代报刊卷》,搜集、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中文报刊中的傩戏新闻报道及学术文章,为傩之考辨、傩戏发展生态、中外傩文化交流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史料。
2025-01-11